宋元时期称肿瘤为“岩”,而“癌”是明代时才出现的。
中医认为肿瘤是气郁、痰湿、毒热、瘀血等病理产物凝聚成毒。因此肿瘤病人体内有癌毒,有瘀血、有毒火、有痰湿、有食积停滞。
杭州种福堂中医院孙彩珍院长说,我们这30多年治疗肿瘤主要采用“解郁、通络、软坚、排毒”的方法。
首先,中医强调以通为贵,所以要解郁通络,调畅情志、通肠道、通窍(包括汗孔)。
继而用软坚散结、软化肿块的药,降低其恶性程度,把硬块变软、变小。 咸宁新闻网
通过排毒,慢慢破坏肿瘤的生长环境,把“老虎”变成“猫”,达到缩小肿瘤或让肿瘤降低毒性,达到患者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
中医治疗肿瘤重视“解郁”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多数肿瘤都跟气滞有关。很多癌症患者的家庭关系往往很紧张,离婚的,吵架的比较多;还有工作压力大,不顺心的也多。气滞致病,就要解郁。中医认为气机畅、气血和、则病自除。所以治疗第一步是“解郁通络”。
思虑伤脾,整天郁郁寡欢、爱生闷气的人,脾胃好不到哪里,食管癌、胃癌患者中,多有这类性格的人。
肺癌的人,多数是个悲观或者生闷气的人,整天长吁短叹,哭哭啼啼。
怒则伤肝,一个动辄勃然大怒的人,肝脏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很多肝癌患者确实脾气大,爱发火,有错都会抱怨到别人身上。
还有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容易发脾气,一部分是由于心情的因素,一部分可能是由于甲状腺癌的患者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果病因加心情,人就很焦虑。
焦虑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长期的失望情绪还容易诱发子宫颈癌。
所以在治疗癌症时,首先都会开导患者调整心态,我们也会在中药中加一些调节情绪的柴胡、郁金、玫瑰花之类的药物,还建议多吃能解郁的黄花菜。
我们很多与癌魔抗争多年的癌症患者会说,吃了几年的中药,现在性格脾气都变好了,感觉是重生了。
中医治疗肿瘤犹如攻碉堡
从中医来看,恶性肿瘤多属岩瘤。其病机复杂多端,不外乎阳虚于内而气化不足,痰浊、血瘀、水饮、湿毒等凝聚,化为肿块。
中医治疗肿瘤,主要就是通过软坚散结的办法,让坚硬的肿块慢慢软化再缩小。 商业资讯网
但病人往往很着急、很焦虑,一来就说:“孙医师!药你给我用得猛一点、厉害一点!让我这个肿块快速消掉。”每次遇到这样的病人,我都会说:“欲速则不达!”
治疗肿瘤就像是攻一个碉堡,首先你要清扫碉堡周围的障碍,我们的粮食武器弹药才能运到碉堡周围。如果炸药直接用上去,敌人会立即发现;攻得太猛,碉堡(肿瘤细胞)是炸了,自己(正常细胞)也伤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和肿瘤慢慢“磨”,软化它,不知不觉地把肿瘤的根基动摇,最终萎缩枯萎,达到缩小甚至消失的目的。
能促使肿块软化、化痰软坚、散结的药物,我们常用的有动物类的牡蛎、蛤壳、鳖甲、僵蚕、龙骨、壁虎等,植物类的有夏枯草、贝母、猫爪草、瓜蒌等中药材。
肿瘤排毒的同时也在改造“土壤”
华佗《中藏经》有云: 蓄毒不流 ,即毒气积蓄在身体里不流动,排不出去,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肿块,慢慢变成实体肿瘤。
所以我们治疗肿瘤“排毒”是一个关键。
得了肿瘤,实际上就是人体的排毒系统不行了,毒气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中医排毒就要在解郁通经络的基础上,通过药物加速患者体内堆积的各种代谢毒物及癌细胞释放的物质的排泄,逆转瘤体的快速生长和病情恶化。
不同脏器的毒邪侵犯,我们会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像抗癌的白花蛇舌草、金丝吊葫芦等,我们用的比较多。白花蛇舌草对各类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实用于肺癌和各类消化道肿瘤。金丝吊葫芦在中药中称三叶青,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作用。
中医排毒不仅是要让肿瘤的毒素排出来,同时也是改造诱生癌细胞的毒性“土壤”的一个过程,否则患者机体环境不改变,即使是手术、化疗,短时间让肿瘤消失了,但“土壤”不改变,再次诱生癌细胞的源头不改变,休眠的癌细胞又会死灰复燃。所以很多患者的肿瘤就像割韭菜,割掉又长,反反复复;化疗也一样,反反复复,直到耐药了没药可用。 哈尔滨新闻网
但中药并不是吃下去立竿见影,甚至肿块软化的过程可能还会大一点,但摸上去会软一些感觉光滑一些。我们经常有病人是每吃一个月中药就要去查,很着急。其实肿瘤即便没缩小,但没长大就是好事。尤其是毒素降下来了,肿瘤指标也下来了。
因此,中医治疗肿瘤如果能缩小是万幸;如果肿瘤没缩小,但恶性程度能降低,把老虎变成猫,达到与你长期和平共处,带瘤生存也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