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大爷桥上跳水”的视频火爆全网。视频中,大爷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自信满满,以大鹏展翅的姿势跃入水中。网友们也纷纷留言:“看得让人热血沸腾!”“大爷们真是老当益壮!”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顾晓民介绍,跳水虽然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但绝非大众运动,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危险性,在不规范的场地用不正确的姿势跳水,极易对身体造成损害。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桥面距水面落差大,河水下还潜藏着许多未知安全隐患,不建议没有经验的人群因为好奇盲目尝试。特别是身体机能退化的老年群体,不能因为‘博眼球’‘逞英雄’而忽视自身安全。” 哈尔滨新闻网
顾晓民表示,高处入水冲击力极强,很容易造成大脑或内脏损伤,胸椎、腰椎骨折。与此同时,高处跳水往往是手部最先接触水面,长此以往腕关节会受影响,出现手掌筋膜炎、舟状骨骨折等。
“建议对跳水感兴趣的人群还是至专业跳水场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也不推荐患有高血压、肺功能低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跳水,一旦发生意外,后果非常严重。”
老年群体在运动时,注意这几点
杭州亚运会即将召开,家门口的这场“体育盛宴”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锻炼中来,老年群体也不例外。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不仅可以强化骨骼肌肉,改善心血管状况,还可以加强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南京浦口区新闻网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坚刚介绍,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不断退化的特点,并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因此老年人要调整好运动节奏,选择合适的运动进行。
1.运动时要注意身体变化
老年人要谨记运动过度的症状,如运动过程中发生腰痛、胸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特别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防止疾病突发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2.掌握合适的规律和频率
在运动频率方面,老年人可以每周运动三次以上,具体可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建议循序渐进,掌握自己的节奏。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在运动前一定要询问医师,制定专属训练计划,千万不能自作主张,以免造成意外。
3.注意运动强度与运动方式
因为老年人的肌肉在慢慢萎缩,肌肉的力量也有所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所以最好选择一些缓慢、放松、柔和、均衡的运动,能使全身得到锻炼。
吴坚刚向老年群体推荐了以下运动量不大却对身体有益的运动。
散步
散步对心脏的损伤较小,非常适合老年人,同时还能锻炼心肺功能。
太极
太极拳是一种兼顾身心健康的运动。在锻炼的过程中讲究手眼身法步一起协调运动,有助预防跌倒。
跳舞
广场舞、交际舞等舞步简单、旋律轻快的舞蹈,如今已成为老年群体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参加舞蹈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拓展社交,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球类
球类当中也有很多适合老年人,比如乒乓球、门球等。乒乓球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门球属于户外运动,在天气宜人时,老人打门球可充分享受新鲜空气,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心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