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健康网 » 正文

短短一个月 小小鸡眼差点引发截肢!

今年6月,家住临安的史大伯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血管外科,表达了强烈的诉求:保住自己的右脚。

一个鸡眼引发

短短一个月从脚痛发展为面临截肢

4月20日,史大伯发现右脚小脚趾长了一个鸡眼,不太疼,但是硌脚,他用一把农用刀具把鸡眼处的老茧削平,留下了一个小伤口,伤口不大,他便没有在意。几天后,史大伯的右脚小脚趾开始莫名疼痛、稍有肿胀,他以为是干农活跑多了路致使的脚疼,所以没放在心上。

拖了一个月,疼痛加重。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后,外用药和口服药效果都不好,出现右足红肿加剧、小脚趾(第5趾)发黑、疼痛剧烈的情况。

食品行业网

到了这个时候,史大伯仍然没有立即去医院复诊,而是选择在家继续忍耐病痛。

一周后,史大伯右足发黑、发麻、肿胀、疼痛情况逐渐加重,右足皮肤破溃伴有脓液,路都走不了了,无法耐受病痛折磨的他只能前往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在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右足坏死性筋膜炎”后,当地医生建议史大伯截肢。

不过短短一个月,自己的右脚竟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这让史大伯及家人一度绝望。

中西医结合终止截肢厄运 泉州资讯网

提早近三个月走完“保肢路”

史大伯家人经多方打听了解到,浙江省新华医院血管外科韩金刚主任团队对此类病症有较多经验,便立即驱车赶往省新华医院,接诊的血管外科主治中医师杨晓霞看到史大伯的情况,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溃烂深可见骨,‘保肢’难度很大。”杨晓霞医师说,入院当天,史大伯就因严重感染出现了高热,并伴有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认知障碍等表现。

针对史大伯的情况,杨医师给予积极治疗,并对右足坏死部分进行了清创处理并截除了坏死的第5趾。 能源新闻网

保肢的前提是要开通闭塞的下肢动脉,血管外科副主任余汁团队为史大伯开通血管之后,杨晓霞等医护人员每天为史大伯进行近一小时的清创换药、去除腐肉、填塞引流,并配合使用科室自主研制的外用中药药膏“溃疡生肌膏”和新型敷料,以去腐生肌、加快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一周后,史大伯足部炎性肿胀渐渐消退,韩金刚主任鼓励史大伯开始拄拐下床活动。

经过20余天的清创换药,史大伯右足坏死的第4趾被截除,足背部及足底部坏死组织基本清除,创面基本为鲜红色肉芽。随后,韩金刚团队实施了三次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一个月后又进行了右足植皮手术,术后皮片全部成活。目前,史大伯已康复出院。从“截肢”到“截趾”,从入院时预估的半年治疗期到三个月痊愈,史大伯一家高兴之余内心充满庆幸与感激。

下肢动脉闭塞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

这类人要特别注意

一个小小的伤口,怎么会发展到截肢的地步呢?韩金刚主任解释:这是因为嗜好烟酒40多年的史大伯本身就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血供非常不畅,伤口也就不容易愈合,再加上自行修鸡眼使用工具不当造成了感染,之后的治疗也不及时,诱发了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感染和缺血的双重打击之下,才导致病情发展如此之快。

韩金刚提醒,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人,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三高”患者以及爱好吸烟喝酒、饮食结构不健康的男性患者更要注意。当足部温度、颜色、触感出现明显变化时,须及早就医,避免截肢等严重后果。

国内新闻网





上一篇:口腔溃疡一个多月没好转 确诊舌癌!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口腔溃疡一个多月没好转 确诊舌癌!

“不就是舌头上长个溃疡嘛,又不是没长 过,还大 惊小怪的!”这天,60多岁的老李被儿子“押着”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走进口腔科副主任魏栋副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

老人腹痛住院被查出“布加综合征”

70岁的老林(化名)是安徽人,平时身体状况一直还好。然而,前段时间的一次腹痛却让他走了一回“鬼门关”。住院期间,历经胃穿孔、昏迷、肝衰竭等多种急症,几经周折后,他最终被确诊

短短不过10天,老人身体“彻底垮了”

一个87岁,一个91岁,同样都是髋关节骨折,一个选择了规范治疗,积极手术及康复锻炼,术后第二天即下地行走;一个则因害怕手术选择了居家休养,因严重并发症,臀部出现褥疮,直至完全

二维码
友情链接: 珠山区律师 南京公司法律师 平湖律师 衢州律师 成都刑事律师网 西安合同律师 重庆离婚律师网 杭州劳动纠纷律师 杭州房屋买卖纠纷律师 杭州建筑工程律师 沈阳律师 长春律师 四平律师 郴州律师 遂宁律师 黔东南律师 云南律师 昆明律师 定西律师 海西律师 新疆律师 呼和浩特律师 南通律师 嘉兴律师 海宁律师 莲都律师 杭州婚姻家庭律师 龙泉律师 南城律师 上犹律师